第一個紅框的部分應該是主力在分批布局,那個時候肯定還沒有炒作的爭議,第二個紅框會進去布局的,很高機率是知道有什麼內幕的人,買在起漲點
藍框應該是預期疫情要大爆發了,進口國外疫苗勢在必行,已經提前出貨的人,但應該還沒出完,解盲以後,蠻高機率會繼續漲一段
政府應該把買跟贈與的疫苗分開計算,如果刻意把買跟送的疫苗,合併計算,然後把數量壓制在相對小的範圍,讓高端疫苗來領先滿足台灣市場供給,這樣其實對國人不是好的做法,那個疫苗價格在國際市場根本毫無競爭力可言,如果未來賣給台灣人比較貴,賣給外國比較便宜,這對台灣人說不過去,說難聽一點,等Novavax的多合一疫苗出來,很多疫苗都變得無競爭力可言
政府在先前不好的時機去和高端疫苗簽約,其實那不是好的選擇,而且高端是上市公司,雖然這也是一種投資,但政府自己也是瓜田李下之嫌,本來就容易產生爭議,Trump去年投資美國疫苗就經歷過了,我挺國產疫苗,但我不會去支持高端,雖然我是疫苗外行,但是金融證券和經營者的部分我自己看的出來,如果是我,我反而比較有興趣聯亞的疫苗
我自己觀察,聯亞的經營者,明顯比高端好太多了,高端的經營者,加上那個疫苗價格,比較是在賺國難財,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觀點,不等於別人要認同我的觀點
股價上漲,不一定是炒股,目前幾個中國武漢肺炎疫苗的國際藥廠,PFE、MRNA、JNJ的股價,在疫苗釋出到市場以前,股價也是上漲的,上漲的過程要看背後的時空背景,如果出產商品沒有好的競爭力,基本面前景也不佳,撐不起高價位,那才是炒作股票